查看原文
其他

范钟铭:大湾区视角下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范钟铭 城PLUS 2021-07-06


1979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大门开启之际,深圳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经济特区”的使命,并以“深圳奇迹”成就了全国明星城市。回顾光荣的历程,深圳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号角下,以“杀出一条血路”的魄力,从加工贸易起步并迅速融入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浪潮,以先锋城市的担当成就了全球性的创新型城市称号。2019年,在中国迈向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起航之时,深圳于不惑之年再被赋予国家“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成就未来的全球标杆城市,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价值。

 

“先行示范区” 将示范什么?


- 1 -   

全球市场


1.1深圳基础: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自贸区的建设推进,是落实“一带一路”深化改革开放的引擎。大湾区前海、南沙和横琴自贸区以创新开发政策机制和合作平台,与香港自由港相协同,正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深圳前海(图源:中关村在线论坛)


政府搭台,鼓励“企业唱戏”走出去。深圳在全球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把全球性联通连接作为非常重要的搭建“戏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中已经有许多港口由深圳港承建和和记黄埔、招商局国际、中远太平洋等运营,使得深圳企业走出去有非常好的通道。华为和中兴通讯是高科技通讯项目领域的领头羊,占全球41%份额,他们在全球市场以及他们在全球的投资,都已经成为走出去的企业平台。


中国对外承建或运营的港口分布图


未来环印度洋地区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中心。发展中国家(特别金砖五国)城市化的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发展带动的消费升级将使全球贸易格局重心,从环大西洋向环太平洋和环印度洋集中。


2050年全球经济格局预测示意图


贸易类型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将转变。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类型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将转变,从向全球市场输出廉价消费品转为向发展中国家输出高科技产品、成套设备和服务贸易。


表:国家贸易格局方向转变


1.2 深圳示范:在全球市场中由“追随者”向“组织者”转变

向全球市场区域生产组织者转型。大湾区制造业的高端化带动港深服务业的创新和增长,走向区域经济和离岸经济。深圳的创新区域正在向中心城区集聚,形成复合的创新活力区。创新活力区是非常重要的媒介,提供产业和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链整合、以服务和技术实现区域产业管理和组织。



提升和扩展国际服务与深港合作。依托香港国际服务优势,坚定不移深化深港合作,推动深圳进行全球性合作。形成服务业的整体区域性发展,成为组织全球的生产供应链重要空间载体。前海与福田中心区形成的强大服务功能将会进一步强化发展并向更大的周边地区扩展形成中心都市区域。


推动和深化区域共同市场机制。进一步在关税联盟、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商事联盟等四个方面进行区域合作的探索和推进,共同走向区域性国际化。


- 2 -   

高质量发展


2.1 深圳基础:深圳速度与深圳效益成就“深圳奇迹”

深圳速度催生深圳效益:英国《经济学人》:“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并冠以深圳“硅洲”称号。


科技创新全国领先,信息技术全球引领。根据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深圳科技创新优势突出,独角兽企业中,深圳主要为科技型企业。而且已经形成良好的本土企业创新群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全国领先;在5G等信息技术方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在华为、中兴通讯等主导下形成全球引领优势。此外,绿色建筑、低碳发展、新型能源、绿色交通等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表:北京、上海、深圳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对比表


虽然深圳的科技发展成为推动国家走向科技创新城市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中国整体距离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2.2  深圳示范: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赋予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职能,将推动大湾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价值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地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具有完整的创新链条,由横向的创新链条和纵向的空间尺度链条构成。深圳在这方面短板明显,其中的源头创新,特别是知识创新,我们称之为国家实验室的重大装置建设非常薄弱。从空间尺度来说,我们现在已有的高新园、工业园、科技园,都没有更多的从基础长远的发展方向进行价值提升和源头创新。


从园区走向区域,城市走向科技创新城市,区域走向国际科技创新区域,应该把国际科技创新定义在区域发展的路径当中,以国际科技创新城市作为一个基本的创新载体进行引领发展,所以这一次的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是放在大湾区的尺度来进行。



深圳“三核驱动”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创中心。以光明科学城为核心,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门户,西丽国际科教城为支撑,积极布局重大科学装置、专业科研机构及高校、应用型研究院、创新孵化平台、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总部,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创中心空间布局


未来大湾区的创新体系重点加强创新要素集聚与服务和创新平台合作网络构建,形成由区域创新核心与区域创新节点构成的大湾区科技创新网络,珠江东西两岸均衡发展。


大湾区创新网络体系图

 

- 3 -   

法制城市


3.1 深圳基础:拥有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

在过去的40年,深圳因地因时制宜,兼顾原则性与变通性,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动态平衡关系,这是深圳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积淀。


深圳主要以“三个坚持”推动营商环境建设:


|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外资的所有制结构,培育了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强化国有经济的先导性与服务型职能和积极培育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 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科学、动态协调政府市场关系,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 坚持用好立法权
,借助全国人大授权、省级改革试点授权和特区立法权、较大市立法权等优势,创新推动法治建设。


图源:image.baidu.com


3.2 深圳示范:营造国际一流法治营商环境

营造国际一流法治营商环境。从国内走向国际,更加需要构建政府与市场的动态平衡关系,既要考虑合规性也要有灵活性。这一切都要在法律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增强法治营商环境的执行。


强化民主法治与智慧服务。中国是民主集中制国家,能够非常强有力的推进效率公平,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也能够协调政府的分工。在这个方面,深圳还可以继续发挥先行示范的作用,探索建设“诚信型、服务型、高效型、数字型”政府,通过城市大脑(湾区大数据平台)构建基于湾区、服务国际的数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网络,并完善政府法治与监督机制。



- 4 -   

城市文明


4.1 深圳基础:包容、进取的城市文明基因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不断地流动,不断进行创新的城市,这背后是包容、进取的城市文明基因。“来了,就是深圳人”,就体现了这一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2017年,深圳日均总人口超过2500万人,达到2567.2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为1302.66万人,平均年龄约为32.1岁。同时近年来,深圳文化服务与产业发展兴起,支撑深圳城市文明的形成。



4.2 深圳示范:树立文化自信,构建多元文化体系,建构国际形象

体现文明中华价值。新时期的深圳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引领者。


图源:image.baidu.com


- 5 -   

民生幸福


5.1 深圳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共同富裕

当前阶段,深圳民生建设基础薄弱。其中在教育领域,基础教育学位供需十分紧张,2017年公立小学缺口4.63万个,远不能满足需求。高等教育领域,尚无一所985、211或双一流高校;在医疗领域,各类医院134家,三甲医院仅12家,每千人病床数仅为3.5张,分别为北京、上海的2/3,广州的1/2,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水平。


在社保领域,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最低工资和生活保障均居全国领先水平,居民寿命、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先行示范区要求深圳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5.2 深圳示范:从“经济特区”到“社会特区”

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体系。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和新在哪里?在于全面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先行示范区要求深圳从以往的经济特区走向社会特区,把简单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向共同富裕阶段兼顾精神追求和先行引领,从经济建设、政府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6 -

可持续发展


6.1 深圳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领跑城市

率先划定基本生态线,并出台管理规定。深圳在2003年着手研究并于2005年出台《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划定生态控制区范围974平方公里,约占城市陆域总面积的50%。


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2005年在《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目标,意味着深圳不仅要不断创新保持领先,还要保障城市营运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率先提出转型规划,从用地增量转向用地存量。深圳是率先遭遇空间资源硬约束的超大型城市。早在2005年,深圳就已经遭遇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并确立了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型的目标和方向。2006年深圳编制的第二轮近期建设规划和随后启动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都制定了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以2009年12月《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的颁布为标志,深圳全面进入存量优化时期。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2005年)

 

6.2 深圳示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的深圳示范。在2018年2月2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同意深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按照《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深圳将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方面,在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方面,在美丽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方面进行探索,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行动与智慧贡献。


生态从浅绿到深绿,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针对深圳人口密度高、心理压力大、用地紧张、公共服务设施难落地的特点,从生态敏感区、郊野过渡区、都市公园区,通过生态与城市功能融合,打造绿色共享空间,满足生物多样性,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发挥生态真正的核心价值。同时加快修复原生态环境,从生态保护、功能利用等角度高品质设计,形成连接城市重要节点的景观风貌展示品牌。


深圳香蜜公园(图源:image.baidu.com)


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方面,探索从资源单一输入输出走向循环输入输出、探索深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框架,这也是深圳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需要重点考虑的话题。



“再燃激情去闯,只争朝夕去拼”,先行示范区任务艰巨,内涵丰富。不仅要重视城市发展更应重视区域发展、不仅要实现单项冠军更要实现全能冠军、不是“试验区”而是“示范区”。应该说“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本质任务。 

……

近期阅读:

什么是深圳湾?


2020,春天如约而至


袁奇峰: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与重构


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


罗彦: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




作者 | 范钟铭

中规院深圳分院常务副院长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